【通信产业网讯】为什么说原创性、独立性越高,越不容易“卡脖子”?终端解决方案在哪些方面实现了新突破?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11月16日,2022手机创新周暨第十届手机设计大赛专家评审会举行,大赛终端解决方案组评审专家在围绕创新性、人本性、专业性、前瞻性、商用性对上会作品进行品评、打分的同时,也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
第十届手机设计大赛专家评审会共有28名专家与会,共计327件作品上会。
本届大赛历时九个月,受到了全产业链、开发者的广泛参与,吸引了手机产品设计、终端解决方案、智能硬件创新和手机应用开发等四大类意向参赛作品超过千件,其中终端解决方案有200余件。通过层层筛选,最终确定有69件作品亮相专家评审会终端解决方案组。
第十届手机设计大赛终端解决方案评审组现场。
对“卡脖子”说不
众所周知,终端解决方案包罗万象,既是智能终端的基础构成元件,又是实现智能终端诸多能力的基础保障。如何避免“卡脖子”,终端解决方案是关键。
而在终端解决方案领域,芯片、操作系统是两个业界公认被容易“卡脖子”的领域,特别是操作系统。
评审专家、清华大学-中国移动联合研究院秘书长时光认为,操作系统领域更需要关注原创性。如果操作系统拼凑的地方较多,IP不掌握在自己手里,还是会受制于人。因此原创性、独立性的研发比重越多,就越是好作品。
评审专家、CHIP中文版执行总编、CHIP全球测试中心中国实验室主任罗国昭则以鸿蒙3和ColorOS 13为代表,对原创性、独立性的重要性做了具体说明。他表示,鸿蒙3的代码重新编译,意味着其原创性进一步加强,“卡脖子”的可能性逐步降低。以ColorOS 13为代表的智能操作系统,在应用层面打通了所有硬件、软件、生态体系,实现了人与物、物与物的连接延展,建立了坚固的护城河。
不仅如此,本土存储器厂商推出的USF 3.1高速闪存芯片,也得到了评审专家的广泛赞誉。UFS 3.1是当前市场主流产品,而且不久之后长江存储将与三星、铠侠等国际大厂同步推出UFS 4.0新品。罗国昭认为,这意味着从UFS 3.1开始,中国厂商在接口、性能、制程工艺、成本等方面开始与国际巨头并跑。
显然,继操作系统之后,高速闪存芯片领域,中国厂商也实现了自主可控,具备了对国际大厂“卡脖子”说“不”的能力。
屏幕实现突破
今年以来,京东方、华星光电、维信诺等国内屏幕龙头厂商科研活动异常活跃,新品不断井喷,逐渐形成了与韩国三星、LGD等国际大厂分庭抗礼之势,在屏幕方面实现了群体突破。
在本届大赛参赛作品中,京东方、天马微电子、TCL华星光电、维信诺四巨头均有屏幕和显示技术作品入选,使得第十届手机设计大赛成为历届大赛中参赛屏幕厂商最多的一届。从参赛作品来看,可折叠屏、OLED柔性屏、低功耗显示技术占比较大,合计有10款作品。
其中,可折叠屏在评审专家中反响强烈。评审专家、科技犬创始人、资深媒体人、独立评论人王建表示,今年是折叠屏手机的爆发年,而京东方也在折叠屏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无论是手机还是车机,都有广泛涉猎,特别是在车机市场有很大的占有率。
与可折叠屏一样,支撑折叠屏开合的铰链技术也引起了评审专家的热烈讨论。王建认为,铰链技术是折叠屏的附属,开发和生产折叠屏,必然要涉及铰链的研发。因此,他倾向于将铰链技术作为折叠屏作品的一部分来评判。
不过,时光对于铰链技术有不同的解读。他表示,中国科技工作者在攻坚高尖端技术的同时,也应关注一些体积小但又很关键的零部件的研发。而在折叠屏领域,铰链技术就是这样一种部件,因为没有好的铰链技术,折叠屏是无法轻易开合的。因此,时光认为,应鼓励产业链在小而关键的零部件方面实施突破。
当然,综观本届参赛作品,屏幕仅仅是实现群体突破的冰山一角。芯片,特别是影像芯片、蓝牙芯片、健康监测芯片等专业芯片,不仅在技术方面,还是在市场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推动中国手机终端向高端化加速迈进。
低功耗低成本成为趋势
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智能终端产业链一直在遵循这条“铁律”调整产品研发策略。而从产业链的研发进程和市场需求来看,堆硬件拼性能的时代正在远去,低功耗低成本的终端解决方案已经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评审专家、赛迪智库无线电管理研究所副所长彭健表示,手机终端较明显的短板是电池和续航,用户很担心手机没电。因此,高密度电池、快充技术,以及兼具性能和功耗的处理器都会更受用户欢迎。
这种现象在近两年的芯片市场颇为明显,2021年的高通骁龙870,今年的联发科天玑8100被消费者奉为“神U”的主要原因就是价格相对低廉、能耗相对较低、不发烫,使得搭载上述处理器的终端都成为了畅销榜上的常胜将军。
时光也认为,某些产品和方案能力很强,但是普通消费者不一定能用得上,但是功耗是刚需,使用时长、待机时长、是否发烫是当前用户更为看重的特征,特别是发烫很可能会影响其他硬件的性能指标。
在注重低功耗的同时,压缩成本也成为当前创新的方向。
评审专家,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王雷指出,通过研究今年5G、6G专利创新趋势发现,最大的特点就是发明人都认为终端性能已经足够,降低成本是当前专利布局的主要目标。
为此,他坦言,当前通信技术发展印证了香农通信发展理论的第三阶段,UE终端发展呈现出Red Cap、passive IoT等低成本低功耗的趋势。
终端解决方案连通终端产业链上下游,是产业发展的趋势表和晴雨表。终端解决方案能力真正折射了中国手机产业的内在质量。而从本届大赛终端解决方案组参赛作品所呈现出的新特征来看,本土厂商自主创新方案占比持续提升,涉及领域更加广泛,不仅深化了产业链强链补链锻链层次,而且还进一步完善了万物互联的产业生态,体现了中国智能终端高质量发展新模式。
专家观点
评审专家、清华大学-中国移动联合研究院秘书长 时光:
操作系统领域更需要关注原创性。如果操作系统拼凑的地方较多,IP不掌握在自己手里,还是会受制于人。
评审专家、CHIP 中文版执行总编、CHIP 全球测试中心中国实验室主任 罗国昭:
鸿蒙3的代码重新编译,意味着其原创性进一步加强,“卡脖子”的可能性逐步降低。以ColorOS 13为代表的智能操作系统,在应用层面打通了所有硬件、软件、生态体系,实现了人与物、物与物的连接延展,建立了坚固的护城河。
评审专家、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王雷:
通过研究今年5G、6G专利创新趋势发现,最大的特点就是发明人都认为终端性能已经足够,降低成本是当前专利布局的主要目标。
评审专家、赛迪智库无线电管理研究所副所长 彭健:
手机终端较明显的短板是电池和续航,用户很担心手机没电。因此,高密度电池、快充技术,以及兼具性能和功耗的处理器都会更受用户欢迎。
评审专家、科技犬创始人、资深媒体人、独立评论人 王建:
今年是折叠屏手机的爆发年,而京东方也在折叠屏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无论是手机还是车机,都有广泛涉猎,特别是在车机市场有很大的占有率。
责任编辑:芦钱江
【欢迎关注通信产业网官方微信(微信号:通信产业网)】
版权声明:凡来源标注有“通信产业报”或“通信产业网”字样的文章,凡标注有“通信产业网”或者“www.ccidcom.com”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通信产业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摘编等用于商业用途。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通信产业网”。
马继华
中国AI如何后发先至?
ChatGPT可以给出用户最想要的答...【详细】
陶旭骏02.20
重估5G消息价值?
崔亮亮02.17
步入“快车道”,宁夏联通加速布局“东数西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