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系列标杆样板背后:5G+数字乡村如何建?
通信产业网|2023-03-17 19:12:44
作者:通文来源:通信产业网

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当前,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渗透,数字技术正穿透大量经济和社会场域,作为关键应用场景,乡村正成为城市之后数字经济的新战场,构成“数字中国”高质量建设的重要版图。

微信图片_20230317095510.jpg

近日,笔者先后探访了云南的保山、大理、楚雄、昆明等地,通过深入了解当地场景应用与以5G、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ICT技术结合发现,在5G商用近四年的时间里,面对乡村振兴战略,运营商正不断着力拓宽网络的广度与深度,助力乡村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在云南的数字乡村建设背后,我国数字乡村建设的范本正跨步而来。

挖掘乡村商业“新模式”

近年来,云南省委、省政府积极推动建设“数字云南”,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夯实,以5G、千兆光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正逐步向有条件、有需求的乡村延伸。

对于数字乡村建设,网络建设只是第一步,唯有充分发掘ICT技术惠农富农,才能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微信图片_20230317095513.jpg

中国咖啡看云南,精品咖啡看保山,保山咖啡看潞江坝,一个潞江坝,就是半部中国咖啡史。在潞江新寨村长期以来,咖啡产业低迷,每亩收入不到一千元,很多咖农觉得种咖啡没有前景,纷纷想要砍掉咖啡树种植其他作物。对此,新寨村党总支提出“不变的是产业、改变的是理念”,旨在推动传统咖啡产业的转型升级。

随着2021年5G基建全面开展,保山移动贯彻落实“新基建”发展工作要求,于高黎贡山区域大力开展5G建设,其中围绕新寨万亩咖啡园区域,最大化700Mhz 5G基站能力,仅以5座700Mhz 5G基站保障了新寨万亩咖啡园网络覆盖的同时,为往来游客,属地咖农提供了优质5G服务,大大提高用户感知,实现年产量4000吨以上,农业产值1.2亿元,年收入7000多万元,为保山咖啡产业插上数字化“翅膀”,让小村庄迎来大发展。

微信图片_20230317095515.jpg

相似的案例还在楚雄得到体现。作为首批国家数字乡村建设试点,楚雄数字乡村建设任务艰巨,为了打造叫的响、站得住的国家级试点楚雄样板,依托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和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机遇,由云南移动建设的“5G+数字庄甸大数据平台”借助信息化力量,创新驱动楚雄市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实现农业生产数字化,乡村治理数智化,农民生活智慧化,为促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抓手。

微信图片_20230317095517.jpg

可见,数字乡村搭建了政府与群众的连接桥梁,村民不仅可以实现“一部手机万事通”,政府也能为基层群众办事提速,打通一村一品、乡村旅游以及电子营销渠道,助推乡村数字经济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增强农民的幸福感、归属感。

践行环保理念“新价值”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

微信图片_20230317095519.jpg

作为云南的16个地级行政区之一,大理白族自治州是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境内以苍山、洱海、大理古城等代表性景点深受游客欢迎,优美的环境背后,围绕蓝天、碧水、净土的保卫尤为重要。

宏观来看,云南是全国森林草原防火重点省区,受气象、资源、区位等影响,云南省森林草原火灾防控形势极为严峻复杂,其中,大理生态良好,森林覆盖率达65%,植被茂密,地形复杂,部分监控站点都建设在人烟稀少的荒山上面,传输、电力、铁塔都需要新建,有的地方甚至都没有路,对于灾情防控十分不利。

对此,大理移动携手林业和草原局与华为在项目建设前期大力整合现有资源,在大理全州布下热成像监控设备,承担起“电子哨兵”的职责,通过将部分的前端监控搭建在位置较好的移动基站上,既满足监控视野,又节省项目投资,同时,组织40余只施工队伍,共新建地面铁塔33座,楼面塔31座,H型监控杆28座,铺设电缆约28公里,新建光缆151公里,新载电杆432颗,建成了包含了194个前端防火视频监控、45套远程应急广播,达成省、州、县、前端监控互联互通的林草专网208条,经智慧林业管护平台全面加强野外用火监测管理和森林火情火灾预警监测,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山水之外,洱海的水质治理同样让人感到科技的魅力。

微信图片_20230317095521.jpg

洱海,是仅次于滇池的云南第二大湖,中国淡水湖中居第7位,如今,随着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实行,洱海的水质也在持续的进行改善和恢复,成绩背后,大理移动通过高速率、广覆盖的5G网络全面支撑了“洱海监控预警项目生态环境监测网络补充完善项目”,通过与环保部门合作投放了水质在线监测浮标站,对“水温、PH、电导率、浊度、溶解氧、蓝绿藻、叶绿素、氨氮”等影响洱海水质的八个参数集中采集并传输处理,做到多参数一站检测。

共拓数字乡村“新未来”

乡村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

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等顶层部署,要求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充分发挥信息化对乡村振兴的驱动引领作用,整体带动和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这也都为数字乡村建设指明了方向。

微信图片_20230317095523.jpg

对于5G,行业应用是5G的“主战场”,数字乡村建设更是中国驶入5G高质量发展的“主航道”。

2021年,工信部等多部委共同启动了《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在“扬帆”收官之年,《行动计划》指出,我国5G应用发展水平显著提升,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实现重点领域5G应用深度和广度双突破,构建技术产业和标准体系双支柱,网络、平台、安全等基础能力进一步提升,5G应用“扬帆远航”的局面逐步形成。

微信图片_20230317095525.jpg

无疑,以5G为代表的ICT技术,是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升级的技术基础,面向今后的数字乡村的深入建设,唯有不断以低成本高效率的ICT解决方案把农村地区接入数字世界,才能助力其更好地创新和推广农业农村新的技术和应用,让农业农村的数字化更简单。

可以预见,随着网络的不断深入,以云南移动为代表的运营商将持续携手合作伙伴,积累更多的优质资源,为数字乡村提供更多的产业服务和资源导入,从而促进农业生产模式再造和切实保障农民获利。

责任编辑:党博文

【欢迎关注通信产业网官方微信(微信号:通信产业网)】

版权声明:凡来源标注有“通信产业报”或“通信产业网”字样的文章,凡标注有“通信产业网”或者“www.ccidcom.com”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通信产业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摘编等用于商业用途。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通信产业网”。

合作伙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