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向上生长:新华三智融全光2.0打造下一代智慧园区基础底座
通信产业网|2023-01-12 14:29:11
作者:胡媛来源:通信产业网

【通信产业网讯】(记者 胡媛)近年来,随着各类园区业务的快速创新与拓展,园区网络基础设施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传统以铜缆为主要载体的园区网络体系已经难于应对日新月异的应用变化。目前,全光网络已经进入技术成熟期,能够在低风险、成本可控的前提下为园区网用户带来诸多优势,实现用网体验质的飞跃。

全光网络相比传统铜缆网络,在性能和运维能力方面都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其有效的克服了传统铜缆网络存在的传输性能弱、成本高、布线复杂等缺点,可以有效面向各类新一代网络应用,包括物联网、云服务、超高清视频、无线办公、数字孪生等带来的大规模流量挑战。在传统园区网络面临带宽、运维等更复杂挑战的局面下,全光网络以其更高带宽、大二层网络、易于运维和扩容、超长传输、绿色低碳等优点,成为下一代园区网络的最佳选项。

全新升级:智融全光园区2.0发布

据《通信产业报》全媒体记者了解,作为全光网络的先行者,新华三所拥有的丰富经验,也帮助用户在升级和部署过程中少走弯路、行稳致远。

早在2022年4月,新华三集团就发布了智融全光1.0解决方案,通过以太光+PON技术的融合,将一网全融合、一点一平台、一次省到底的体验交付给了用户。近日,新华三发布的新一代智融全光2.0园区解决方案则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关键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在“极智、融合”的路线上持续深化,从而更好的满足高校、政府、医疗、交通、矿山、电力等不同行业的新一代园区网需求。

作为智融全光2.0方案升级重点,新华三通过新架构、新接入、新体验的组合实现了“能力的向上生长”,全面拓展了园区组网、安全、管理和业务应用等方面的体验,这样可以让用户将精力更多投入到业务创新上而不是基础设施的复杂管理和维护上。

在新架构方面,全光网络部署更便捷,兼容更随心。园区网络接入场景丰富,拥有一套弹性灵活的网络架构是重要的基础底座。在智融全光园区2.0方案中,新华三对网络架构的革新无疑是亮点之一。基于光电混合缆技术,新华三推出了全新“光影系列”产品,由“光主机”与“影终端”共同组成。其中,光主机融合了SDN、集中供电管理等众多优势,通过部署创新的光电混合缆解决接入层设备远程供电的问题;影终端则包含众多型号的接入交换机、Wi-Fi 6/7 AP,能够充分贴合不同场景需求,为用户提供即插即用、灵活部署、统一纳管、静音降噪的接入体验。有了光影系列,用户可以随时在需要的地方增加接入点,而不需要考虑供电问题和配置管理问题。同时,考虑到用户实际的异构兼容问题,新方案也基于AD-Campus管控析一体化系统,实现了以太网与全光网、VLAN和VxLAN的同时兼容、同时纳管,并获得IPv6自动部署、网随人动等一系列关键特性,并通过BRAS设备实现跨厂商兼容,不绑定,用户规划更随心。

在新接入方面,安全超宽双加持,筑牢园区网络屏障。随着园区网承载更多业务、更多设备,安全性与接入灵活性一度成为用户关注的热点。为此,新华三在智融全光2.0方案中引入了零信任安全机制,能够帮助用户对海量设备、身份、权限、行为和日志进行全量管理,获得“百密而无一疏”的安全体验;在接入层面,新华三同样为客户提供了全系列XGS-PON产品,通过与Wi-Fi 6/7、5G技术的结合,满足全园区的高速网络无死角覆盖。

在新体验方面,应用驱动,端到端的超感体验。无线接入是园区网大势所趋。在智融全光2.0方案中,新华三凭借在无线领域多年的技术积累,利用边缘计算能力进行应用识别和分类,通过快照对比保障关键业务,并根据不同业务分配独立的资源;在服务端,通过全网可视化查看指定业务与指定用户的体验,帮助网络管理人员更快发现问题,以此实现端到端应用驱动网络的运维体验。

在新华三集团网络产品线副总裁、交换机产品线总经理李玉涛看来,要把全光上升到一个战略高度来认识。全光不仅是光进铜退,还会和一些生产制造等紧密相连,因此,全光是有非常关键的意义。新华三希望保持一个高频次的迭代发布,使客户拿到一个更易交付、更易使用的全光网络,更适合现在和未来发展的网络。

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用户业务创新发展的强劲需求引导下,全光网络以其更高带宽、更简化的网络架构、更便捷的运维和扩容,以及超长传输、绿色低碳等优点,正在成为下一代园区网络的最佳选项。目前,中国国内对于采用融合全光网络方案的相关行动速度领先于全球,大量的用户已经明确规划了全光网络新建、改造工作的部署节奏,相关的产业链和生态也在日益完善。与此同时,融合全光网络在海外的关注度也在迅速提高,这也给该领域的中国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新华三集团网络产品线规划与解决方案部总经理汲哲认为,预计2023年,可能在教育、医疗,以及一些工业制造方面的企业所在的行业,对全光需求量会比较多,可能也会兴起。

“当前,全光网络的建设整体推进还是比较快速的,尤其是教育低息贷款等很多国家政策出台之后,教育项目出现了井喷现象。当这些项目有这么好机会的时候,我们更应该看到背后必须要去做和解决的一些工作。”李玉涛告诉《通信产业报》全媒体记者。

首先,加强场景化建设。怎么能够识别场景里更多的应用,和新华三的网络发生一些关联,能够通过网络设备自动化的调优、AI的调优,解决业务问题,这个是新华三下一步的一些重点工作要去解决的。

其次,建立相关施工标准和培训,让交付变得更加容易。由于全光技术不仅对设备厂商,对于整个渠道体系和用户而言都是比较崭新的,有很多渠道对复合缆的施工标准、网络建设,包括很多客户自己的运维人员对这些工具的掌握都不够,需要采取一些措施,让交付变得更加容易。

最后,提升光电运维能力。过去布设网线,用铜缆很快,在运维上基本没有太多问题,用户也都有一定的运维能力。但变成光网络之后,光电运维比较陌生,就变得非常困难,这就要从业务层面、从非常基础的层面来实现对这种光媒介层面运维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全光网络在性能、成本、可靠性方面具备显著的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用户的建设升级过程一定是简单和一帆风顺的。现有网络的改造升级可能导致业务受到影响,相关的人员可能不具备新一代技术和产品的背景知识,导致运维管理遇到障碍。此外,围绕新产品的供应链、服务体系需要完善和磨合过程,服务质量有可能出现阶段性下滑。这些因素都会导致不可预知的学习和适应成本。

面对企业未来发展的挑战,新华三提出了“以太光+PON”的融合发展路线,围绕 PON、以太全光的不同发展理念、技术优势和产品特性进行一体化融合设计,为全光网络实践探索出新的发展路径。

据汲哲介绍,新华三将会持续对智融全光方案进行演进升级。“目前,新华三更聚焦教育,也开始布局医疗,未来可能还会在政府、港口、机场、矿山这些行业发布一些场景化的方案,并在产品丰富度、新技术引入、新特性打造等方面全维提升”。

新华三智融全光园区解决方案不仅具备灵活的全光组网能力,还能够提供可信的安全认证体系、有线/无线/IoT等丰富的接入形态以及统一的智能运维平台,能为百行百业打造全面升级的园区未来网络。

责任编辑:胡媛

【欢迎关注通信产业网官方微信(微信号:通信产业网)】

版权声明:凡来源标注有“通信产业报”或“通信产业网”字样的文章,凡标注有“通信产业网”或者“www.ccidcom.com”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通信产业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摘编等用于商业用途。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通信产业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