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发布“十大发明”:对5G影响几何?
通信产业网|2022-06-09 15:30:48
作者:党博文来源:通信产业网

【通信产业网讯】(记者 党博文)6月8日,华为在深圳召开“开拓创新视野:2022创新和知识产权论坛”,并公布了在其两年一度的“十大发明”评选活动中获奖的重大发明。

专利制度的本质是激励创新,促进技术公开,从而推动繁荣。自2015年起,华为定期举办“十大发明”(Top Ten Inventions)的评选活动,迄今已完成四届十大发明评选(2015、2016、2019、2021),后续将每两年评选一次。

评选活动的宗旨,是对未来有潜力开创新的产品系列、成为产品重要商业特性、产生巨大商业价值的发明或专利技术给予及时肯定和奖励,同时鼓励突破、营造创新文化,促进产品与技术创新。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的“十大发明”中,围绕5G的风筝方案、BladeAAU基站天线极简部署方案与室内分布式Massive MIMO方案、动态频谱共享5G Single Air方案悉数入围,

风筝方案:剑指5GtoB

5G以其独特的技术优势,赋能千行百业,成为行业数字化的关键生产力,成为数字经济的新引擎。而面对各行各业千差万别的联接诉求,如何建设这张5G toB网络,既能兼顾运营商集约化的投资建设、又能使能垂直行业的安全隔离诉求。

风筝方案该项专利包助力运营商公网专用,匹配不同行业的5GtoB建网诉求,在网络中断情况下,业务也不会中断,同时实现本地数据不出园区,满足安全性需求。该专利包的高可靠专网已落地中国多家煤矿,助力煤矿无人化稳定运行。

BladeAAU、Massive MIMO:解决室内外5G部署挑战

高质量网络覆盖一直是5G建网的重点,而BladeAAU基站天线极简部署方案与室内分布式Massive MIMO方案则是解决了室内外5G部署的关键挑战。

在室外,大带宽Massive MIMO是兑现极致网络性能的关键,是运营商构建5G高质量网络的核心。首创一体化BladeAAU,首次突破电磁透明技术解决多频段天线模块化的共存难题,助力客户极简部署5G网络。其价值在于使能客户快速部署5G Massive MIMO,并同时保证2/3/4/5G网络性能最优;已助力全球十多个运营商加速5G网络部署。

针对室分高密重载场景,传统方案只能通过分布式皮站密集部署、极限分裂来提升容量,但由于 5G 大带宽同频组网的特点,导致 pRRU 间交叠处干扰严重,5G 单小区容量下降幅度比 4G 更大,小区容量整体提升有限,用户感知不强。在室内,通过分布式MIMO技术大幅提升5G网络容量和体验,精准解决室内 5G 小区之间的干扰问题,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体验。

5G Single Air:持续提升频谱共享能力

5G作为数字化社会的关键基础设施,不仅服务于个人用户,还需要满足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需求。5G引入后,多频多模共存共演进,极大加剧了网络的复杂性,与此同时,日益多元的B2B和B2C业务需求对网络提出了进一步的挑战。

在无线通信中,频谱是最重要的资源,频谱是桥梁,就像黑土地,而空口是无线传输空中接口。同一份无线频谱资源如何被几个制式的设备能够共用起来,并且在同一套硬件下实现更高效率的共享,这就需要空口体制的创新。

对此,5G Single Air是指华为在5G阶段做的是扩展SingleRAN的理念,使其能够在硬件合一的前提下,将空口资源也合一,单一制式可用资源更多了,路更宽了,速度也就更快了。

目前,5G Single Air方案已经商用,它实际上是一种标准使能的特性,可供任何人使用。但结合这个空口特性,基于华为十几年的设备集成和算法集成的优势,让这一整套方案更有竞争力。从设备高度集成到频谱高度集成,背后是长久以来集成算法的积累和架构的创新。综合来讲,这一专利是架构、算法、空口的集成创新。

5G Single Air已经变成华为公司的标准必要专利(SEP)。在全世界所有与5G相关的SEP中,华为占比近20%,而这20%中有一项即为5G Single Air。这一专利创新帮助运营商更高效地利用频谱空口资源,加速5G的部署,降低部署成本,也同时使得终端用户的体验更好、速率更快更顺畅。

责任编辑:党博文

【欢迎关注通信产业网官方微信(微信号:通信产业网)】

版权声明:凡来源标注有“通信产业报”或“通信产业网”字样的文章,凡标注有“通信产业网”或者“www.ccidcom.com”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通信产业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摘编等用于商业用途。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通信产业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