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产业网讯】(文/ 西南交通大学原副校长 范平志)惊闻广受尊敬的李进良教授于2023年1月19日在广州驾鹤西去,享年94岁,深感惋惜,悲痛万分!李进良教授一生坎坷,尽管受尽磨难,但一直深爱着生养自己的这片土地,对科研和国防事业坚守初心,为我国战术通信和移动通信事业的发展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奉献了毕生精力!
去年5月份,我与李教授多次通过微信讨论“技术助老”问题。我惊叹他以93岁高龄还心系大众,向国家提出三项“科技适老助老”建议。李教授还向我分享了2022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他与联合国ITU秘书长赵厚麟的通信,阐述了科技助老的重大意义。我们还讨论了扫地机器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技术进展,期待能尽快研发出便携式精准集成健康信息(心率、睡眠、血压、血糖、血脂、血氧、运动、摔倒等体位变化)测试助老终端。让我钦佩的是,借助于现代科技,李教授多年来一直坚持独立生活,没有聘请专职护理。他借助于现代通信手段与家人保持密切联系,也借助科技(扫地机器人、摄像头、电器、遥控终端等)辅助自己的生活。他还向我推荐了东莞产的一种客家糯米酒,可有助于提升睡眠质量。
我与李进良教授相识于1997年。当时,我从英国留学回国不久,正好对铁路专用移动通信和数字集群通信系统感兴趣,李教授邀请我去广州就欧洲正在研发的TETRA和GSM-R技术进展作一个学术报告。之后几年,我跟随李教授,频繁在北京、深圳、广州等地开会研讨,一起为推动我国数字集群通信标准化和铁路专用移动通信发展而努力工作。接着,我又追随他一起致力于推动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TD-SCDMA和LAS-CDMA),并参与一些核心问题研究。我本人的亲身经历,见证了李进良教授为推动我国无线通信领域的自主创新四处奔走呼吁所作的巨大努力。他对3G TD-SCDMA/LAS-CDMA、4G的TD-LTE、农村通信的SCDMA等项目倾注全力,撰文呐喊,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呼吁国家和社会重视与支持移动通信领域的民族自主创新。我国的TD技术最终得到国家高层重视,并大规模商用,进入国际主流移动通信标准,李进良教授功不可没。从李教授身上,我学到了老一辈知识分子的勤奋、专注、执着、忧思、忘我的高尚情操,更感受到他烈士暮年、砥砺前行的博大胸怀。
多年来,李进良教授给予我许多人生指导和帮助,使我终生受用。除了在大量数字集群专用通信研讨会、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研讨会聆听李教授教诲,李教授还多次到成都与我团队的老师和研究生交流;我与李教授同被聘为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与罗汉文团队建立了密切合作;我俩也同与北京邮电大学李道本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其善教授交流频繁;因为与李教授接触颇多,我也有幸结识了他的老友、著名信息光学专家、南开大学丁守谦教授,并受益匪浅。2009年2月15日,我专程飞广州,与“中国3G之父”李世鹤等国内众多专家一起祝贺李进良教授80寿辰。在与李进良教授的交往中,他给我讲了许多他早年的蹉跎经历,他毕业于清华大学,抗美援朝参战做过通信兵;他在文革期间所遭受的身体和精神上的非人折磨,更是让人唏嘘不已。然而,他没有埋怨、没有沉沦,他对生活、对未来一直充满热爱和信心,这是常人难以企及的,这也是最让我钦佩和敬仰不已的!
对我而言,李教授既是良师,也是益友!2023年元旦这天,我用微信给李进良教授发了新年祝福,没想到这竟是最后一次问候。缅怀恩师,思绪万千,谨以此文纪念李教授。李进良教授千古!
(2023年3月5日于蓉城)
李进良80寿辰座谈会合影,2009.2.15,广州
LinkAir LAS-CDMA上海研讨会,与李进良合影,2002.4.18
共同出席北航张其善教授博士生论文答辩会议,2002.8.16
责任编辑:崔亮亮
【欢迎关注通信产业网官方微信(微信号:通信产业网)】
版权声明:凡来源标注有“通信产业报”或“通信产业网”字样的文章,凡标注有“通信产业网”或者“www.ccidcom.com”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通信产业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摘编等用于商业用途。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通信产业网”。
马继华
评论:4G被标识成5G,到底错在哪里?
不管是运营商,还是手机厂商,或者有关...【详细】
老解09.14
苹果“虚标5G”了吗?
崔亮亮09.11
问答: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相关负责人谈文心一言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