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算力券”来了!
通信产业网|2023-01-31 14:15:12
作者:胡媛来源:通信产业网

【通信产业网讯】(记者 胡媛)近日,全国首个算力产业专项政策,《成都市围绕超算智算加快算力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简称“《算力政策措施》”)发布,此举旨在响应国家“东数西算”,推动成都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算力政策措施》明确提出,成都每年将发放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的“算力券”,用于支持算力中介服务机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和创客、科研机构、高校等使用国家超算成都中心、成都智算中心算力资源。

鼓励成都市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国家超算成都中心、成都智算中心,参与承接国家、省级人工智能重大产业化项目、“揭榜挂帅”项目、“卡脖子”技术攻关项目等,对于申报成功的项目牵头企业或机构,分别按照算力成本30%申领总额不超过300万元、150万元的“算力券”奖励。

据《通信产业报》全媒体记者了解,“算力券”是针对算力资源消费免费发放的权益凭证,是成都市以政府补贴的方式帮助中小企业使用算力的创新举措,旨在提升城市算力规模效应,解决中小微企业资金实力不足、技术人才欠缺、算力匹配难应用少等痛点。“算力券”方便中小微企业使用算力“随取随用”,对算力供给方则通过建立备用金制度,变市场交易为财政补贴,为算力供给方给予基本资金保障,同时有利于为算力供给方拓展企业客户。

《算力政策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十二方面:

第一、持续提升超算适配性。支持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基于国家超算成都中心技术框架开发通用适配硬软件,根据使用量与频次综合排名,分级分类给予排名前10的单位最高100万元,每年累计不超过5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第二、加快构建智算体系。支持在天府数据中心集群起步区建设一批与生物医药、安防、交通等领域紧密结合的智算中心,做优做强天府数据中心集群,对于算力规模300P FLOPS FP16及以上且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0亿元以上的项目,按照“一事一议”原则予以支持。

第三,加快云计算中心提档升级。开展云计算中心优化行动,推动以存储为主的“老日”数据中心向以存算为核心的云计算中心提档升级,推动“小散”数据中心融合、迁移至新型数据中心,强化绿色节能和智能化运维,提升大规模数据“云端”分析处理能力。对于改造升级完成后计算功能占比大于70%目机架数不低于1000架、PUE低于1.25的云计算中心,按照每个机架最高1000元,给予总额最高200万元的一次性改造补贴。

第四,合理布局边缘计算中心。面向生产、生活、生态与城市治理需求,鼓励企业围绕提升应用感知设备数据汇聚、处理能力研制边缘计算节点(MEC)设备,贴近应用场景布局高效边缘计算中心,对年度服务终端数超过50万(含)的边缘计算中心,按照每个机架最高3000元,给予总额最高30万元的一次性补贴。

第五,鼓励算力服务国家战略。聚焦城市治理、环境监测、能源管理、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鼓励超算中心积极争取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科教基础设施等创新平台和全国重点实验室等使用超算算力,按照落地项目算力成本的30%给予最高300万元的一次性补贴。

第六,推动算力赋能城市建设。支持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国家超算成都中心、成都智算中心,在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智慧物流、普惠金融等行业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场景,对于形成解决方案和商用案例的,优先评定为示范应用场景,并给予最高1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第七,推进算力赋能产业发展。建立以“算力券”为核心的算力中心运营统筹结算分担机制,结合区块链等新技术实现“算力券”有效监管。每年发放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的“算力券”,用于支持算力中介服务机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和创客、科研机构、高校等使用国家超算成都中心、成都智算中心算力资源。鼓励本市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国家超算成都中心、成都智算中心,参与承接国家、省级人工智能重大产业化项目、“揭榜挂帅”项目、“卡脖子”技术攻关项目等,对于申报成功的项目牵头企业或机构,分别按照算力成本30%申领总额不超过300万元、150万元的“算力券”奖励。

第八,加大算力人才招引力度。加大人工智能相关领域院士(含外籍院士)、国际国内知名奖项获得者(含图灵奖、吴文俊奖、何梁何利奖、戈登贝尔奖等)、国家人才计划(含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入选者招引力度,人才及其团队根据算力使用成本给予总额不超过200万元的一次性补贴。

第九,加快AI大模型建设。鼓励聚焦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网络安全、清洁能源等重点产业,支持高校、科研机构、龙头企业联合算力中心孵化原创Al大模型,对于参数量不低于千亿、典型应用场景不少于5个的AI大模型,前3年给予大模型建设方每年最高500万元的算力成本补贴,并授予“城市数据合伙人”,在政策允许范围内优先享受安全生产、信用服务、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公共安全、社保就业等公共数据集支持。

第十,加快打造高品质算力网络。加快建设跨区、跨运营商间直联网和虚拟专网,推动天府数据中心集群组网互联,与其他枢纽节点集群、省内其他城市数据中心网络直联,打造市内1毫秒、省内3毫秒、省际20毫秒的超低时延算力网络。鼓励网络基础设施运营商持续优化网络架构,加快智能无损IPv6+、省际400G及其他新型高速传输网络建设,推动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建设,为天府数据中心集群提供强大运力,将高品质算力网络建设项目优先纳入省、市重点项目,给予技术、电力等要素保障,按照“一事一议”原则给予支持。

第十一,探索建设算力调度平台。探索构建区域一体化算力调度体系,实现“市内-都市圈-成渝”算力资源整体优化和按需调度,建立成渝与其他国家枢纽节点间的算力资源匹配对接和交易机制。支持头部企业依托省市算力资源建设算力调度平台,推动算力中心互联组网,提升算力使用率,对于实现跨网络、跨地域、跨行业数据交互和算力调度的,按平台建设投资额的30%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第十二,提升算力设备自主可控能力。鼓励智算中心建设国产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和技术路线生态,打造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计算平台、城市智脑平台等,提供普惠算力服务。依托数据中心建设,加快推动服务器、计算与存储、云平台、数据流通等核心软硬件的自主研发和产业化,推动建设国产化云计算、大数据平台,鼓励信创产品安全性测试,对通过第三方机构安全性测试的基础芯片、核心处理器、计算机终端、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设备、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办公软件等产品,按不超过安全性测试服务费的50%给予送检单位最高50万元补助。

《算力政策措施》的发布,使成都成为全国首个专门制定算力产业专项政策的城市。成都在立足构建超算、智算、云计算、边缘计算“一体化”算力基础设施体系的同时,率先提出了建设算力调度平台、超低时延算力网络等举措,以切身行动积极响应国家“东数西算”战略部署。


责任编辑:胡媛

【欢迎关注通信产业网官方微信(微信号:通信产业网)】

版权声明:凡来源标注有“通信产业报”或“通信产业网”字样的文章,凡标注有“通信产业网”或者“www.ccidcom.com”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通信产业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摘编等用于商业用途。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通信产业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