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产业网讯】(记者 胡媛)自智网络(Autonomous Network)原意是自治网络,在数智化的今天被引申为自智网络。多个国际标准组织与论坛诸旨在通过构建端到端网络自动化、智能化的方法体系,推动网络Self-X能力(自服务、自发放、自保障)全面提升,为垂直行业和消费者用户提供 Zero-X(零等待、零接触、零故障)体验,真正意义上实现“将复杂留给供应商,将极简带给客户”。自智网络概念一经提出就得到产业界的积极响应。
“自智网络的提出恰逢全球5G网络规模部署伊始,运营商的网络管理目标已从‘确保网络运行稳定’向‘高效支撑业务发展’转变,这为网络运营管理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复杂度,传统OSS系统能力已难以满足5G网络的运营管理要求。”亚信科技在接受《通信产业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指出,自智网络不仅能帮助运营商抓住新商机,还能帮助运营商改善客户体验、降低运营成本,将成为其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基础。
目前,自智网络的“业务、服务、资源”三运营层级,“用户、业务、服务、资源”四闭环系统框架,L0-L5六级自智评估方法,单域自治与分层闭环和意图驱动的核心理念已在业界形成共识。
同时,运营商越来越重视自智网络演进,自智网络相关的系统建设和能力构建也给整个通信产业带来越来越多的商业机会,自智网络的商业价值正在逐步体现。“在运营商垂直领域业务开拓中,其“零等待、零接触、零故障”的特征可以使能运营商实现快速的业务上线与开通,提升网络建设规划和投资有效性,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与CapEx效益;在网络维护工作中,自智网络也能够帮助运营商降低OpEx。”亚信科技表示。
根据TMF和国外咨询机构发布的研究报告,大多数国外运营商网络自智等级处于L1至L2之间。2021年中国移动在其发布的《中国移动自动驾驶网络白皮书》中说明了其整体运维水平为L1~L2级,部分省公司达到L2级以上,并明确提出2025年达到L4级的目标。但是实现这一目标仍存在较多挑战。
亚信科技指出,首先,对于自智等级的评估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细化,明确等级指标与自智网络实际成效收益之间的关系。不同运营商对于自智等级都有其基于自身的判断与规划,自智网络的部署与演进必须为运营商业务发展与效率提升带来切实的收益,而不是简单的引入若干智能系统。
其次,如何实现网管系统与网络基础设施的跨层协同也极为重要。众所周知智能化是近年来通信网络协议演进,网络设备研发的重要方向,基于共同的目标如何使网元的智能能力与网管的智能能力有机的结合,提升整个网络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也是行业需要明确和解决的问题之一。
最后,从OSS角度来看,自智网络的不断演进深度依赖于具备通信人工智能能力的“自智大脑”,所谓的“自智大脑”应当集中部署统一赋能OSS各个不同系统,还是分布式部署定制化开发以更好地满足个性化需求,可能不同的运营商都会有不同的见解,寻找最优的解决方案将成为向高阶自智网络演进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但如何推动自智网络成为现实?如何通过自智网络发挥网络和业务的更大价值?这些涉及具体落地的问题,目前仍需要整个行业进行更加深入和广泛探索与实践。
亚信科技认为,以规范和标准为引领,通过“自智场景梳理、评估体系构建、系统规划与建设”三步走,是推动自智网络从概念走向落地的一条实践之路。
第一,自智场景梳理。前期各通信标准化组织、运营商、厂家都陆续推出了各自的自智网络产品及解决方案。但这些产品和解决方案一般仅聚焦于某些网络专业或应用场景。在面对全网络专业及网络全生命周期时,能够发挥的价值有限。我们需要从网络全景入手,梳理网络“规建维优营”全生命周期中各个环节对自智网络的需求,分解细化自智网络各类场景及赋能注智方案。
第二,评估体系构建。自智网络的等级演进,需要一套可量化、可度量的评估体系。这一体系的构建,不仅要成为自智网络发展水平的进度标尺,也应成为定位自智网络短板和不足的分析工具。
第三,系统规划与建设。结合全面的自智网络应用场景梳理和量化评估体系,运营商可以结合自身网络和OSS现状,人员组织情况,业务发展需求等现实因素,形成最终的落地规划,明确网络和OSS的建设目标并分阶段完成自动化/智能化能力建设,最终实现自智网络的等级提升。
亚信科技自智立方体
自智网络覆盖了运营商规划、建设、维护、优化、运营的网络全生命周期。据《通信产业报》全媒体记者了解,亚信科技与中美运营商、清华大学等联合发布了《通信人工智能的下一个十年》,给出了自智网络的实现路径与方法论。文章定义并介绍了通信人工智能及其方法主旨、路径与框架,逐步实现自智网络分级目标,并针对4G、5G通信生态系统定义其实现智能化的路径与方法选择。此外,亚信科技联合清华大学、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其它合作伙伴共同发布了《通信人工智能赋能自智网络》白皮书。提出了“自智立方体”体系框架,用于承载并推动自智网络方法论的落地。未来,亚信科技希望与运营商和产业界伙伴一起努力,共同推动自智网络的等级提升和落地应用。
责任编辑:胡媛
【欢迎关注通信产业网官方微信(微信号:通信产业网)】
版权声明:凡来源标注有“通信产业报”或“通信产业网”字样的文章,凡标注有“通信产业网”或者“www.ccidcom.com”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通信产业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摘编等用于商业用途。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通信产业网”。
崔亮亮
收缩还是扩张:eSIM怎么啦?
近日,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相继宣布暂停...【详细】
通文07.28
奇安信发布应急响应报告:老旧网络安全隐患依然大行其道
马继华07.27
运营商eSIM:开得郁闷,关得慌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