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飞公司半年报:营收69亿元,涨8.2%
通信产业网|2023-08-25 20:42:29
作者:高超来源:通信产业网

【通信产业网讯】(记者 高超)8月25日晚间,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2023年半年度报告。

据半年报,长飞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9.15亿元,同比增长8.2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07亿元,同比增长15.5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64亿元,同比增长 21.66%。

长飞光纤_Sheet1_副本.png

今年上半年,长飞公司紧抓“数字中国”、“网络强国”、“东数西算”等国家政策带来的市场机遇,巩固了主业的行业领先优势,取得了业绩的稳步增长。其中,预制棒及光纤分部的毛利率达53.97%,较去年同期增长6.59个百分点。

事实上,长飞公司上半年在国内光纤光缆市场的表现可圈可点。在中国移动2023年至2024年普通光缆集中采购中,长飞公司获得约19.4%的中标份额,位列第一,为该公司全年业绩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在生产效率方面,长飞公司持续改善预制棒及光纤工艺水平,巩固了成本优势。得益于该公司持续向客户提供技术先进、性能卓越和质量出众的产品及服务,2023 年上半年,长飞公司还获评 2022 年中国移动一级集采优秀供应商(A 级)及中国电信 2022 年度集团级优秀供应商等重要荣誉。

在科技创新方面,长飞公司在光纤光缆主业,不仅享有市场份额及成本效率优势,在行业技术创新及新产品研发方面,亦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该公司以市场为导向,聚焦客户实际需求及行业应用场景,在下一代产品与先进智能制造技术方面进行了前瞻性布局,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基于长距离、高速率、大容量的核心优势,公司远贝超强超低衰减G.654.E光纤在通信网络干线升级及“东数西算”数据中心集群的光纤直连场景中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在主要客户于2022年进行的对该等产品的采购中,长飞公司中标份额领先,且在报告期内实现了规模交付,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改善了该公司的产品结构,体现了差异化竞争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未来物联网、无人驾驶、智能工厂等应用的不断成熟,以及人工智能对算力庞大的需求,市场对光纤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长飞公司在相关新型光纤领域进行了积极布局,在研发进度及产品性能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针对提升光纤传输容量的需求,长飞公司成功开发多芯光纤、少模光纤等空分复用光纤系列产品,并已具备批量生产制备能力。

而在能进一步降低光信号在光纤中的传导损耗、实现更低时延和更高带宽的空芯反谐振光纤领域,长飞公司是目前国际范围内少数可以实现公里级别空芯反谐振光纤制备的企业之一,研发的相关产品衰减性能指标全球领先。该公司已承担“基于空芯光纤的超大容量光传输系统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关于光纤制备的课题。

未来,长飞公司将持续紧跟客户需求,引领行业前沿技术及产品研发,强化核心竞争优势。

在国际化方面,长飞公司面对海外光纤光缆需求的持续增长,紧抓市场机遇,深入实施国际化战略举措,聚焦重点区域与客户,实现了高于市场增速的海外业务拓展。据半年报,长飞公司实现海外业务收入24.39亿元,同比增长11.58%,而占公司总收入的比例已达 35.27%,创下历史新高。

与此同时,长飞公司海外产能建设趋于完善,印度尼西亚、南非、巴西、波兰等地的产能扩充按规划进行,已能覆盖主要目标市场,能有效应对各区域贸易保护性措施。公司将根据市场需求,持续优化海外产能部署,实现国际业务可持续增长。

在多元化方面,长飞公司今年上半年在光器件与模块、第三代半导体、工业激光器、海洋工程等主要多元化领域均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在光器件与模块领域,长飞公司子公司博创科技 10G PON OLT光模块出货量国内领先;其开发的用于5G前传的25GLR硅光模块和用于5G中回传的50G PAM4光模块已实现规模销售;在数通市场,该公司已向多家国内外互联网客户批量供货25G至400G速率的中短距光模块、有源光缆和高速铜缆,基于硅光子技术的 400G-DR4硅光模块已实现量产出货。

在第三代半导体领域,长飞先进半导体将完成总额约36亿元的A轮融资,用以建设第三代半导体外延、晶圆制造、封测等产线,建设完毕后将形成年产36万片6英寸碳化硅晶圆及外延、年产 6100 万个功率器件模块的能力。

在工业激光器领域,长飞公司子公司长飞光坊已具备工业激光全产业链研发及生产能力,并实现了规模销售。凭借领先的技术水平,该公司万瓦级三包层掺镱光纤获中国激光行业创新贡献奖组委会、激光制造网主办中国激光行业创新贡献奖“红光奖”——“激光器件创新奖”。

在海洋工程领域,长飞公司子公司长飞宝胜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已初步具备施工服务能力,并完成了客户海上风电 PB 项目首台导管架的吊装施工,取得了市场突破。

未来,长飞公司将继续围绕已布局的主要多元化领域进行业务的整合与发展,实现业务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责任编辑:高超

【欢迎关注通信产业网官方微信(微信号:通信产业网)】

版权声明:凡来源标注有“通信产业报”或“通信产业网”字样的文章,凡标注有“通信产业网”或者“www.ccidcom.com”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通信产业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摘编等用于商业用途。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通信产业网”。

合作伙伴
×